罗江农家堆肥“堆”出垃圾分类处理灵感
四川在线德阳消息(四川日报记者 吴晓彤)“正月十五刚过完,家里的垃圾有点多。”2月12日一大早,德阳市罗江县鄢家镇星光村一组的村民唐木秀已打扫完卫生。打扫后的院落里没有一片落叶和垃圾,墙边分门别类地码放着纸板、玻璃瓶、金属和塑料四个垃圾堆,唐木秀指着屋里说:“除了这些,我们家还有好几个垃圾桶:厨房一个,放厨余垃圾;每间房、客厅各一个,装不能再利用的垃圾。这些垃圾每晚就丢到外面的定点垃圾池里。”
“罗江县的农村垃圾分类,每村每户都做得井井有条。”罗江县城乡综合管理局副局长杨秦斌说起很自豪,罗江县通过分类进行减量,探索出全域治理农村垃圾难题的“罗江模式”,基本解决了农村垃圾面源污染问题,达到了农村垃圾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、能源化处理。
在大城市遭遇“瓶颈”的垃圾分类,为何却在罗江干成了?带着这样的疑问,记者走进罗江县乡村一探究竟。
资源利用
全面收集分类减量
汽车行驶在“四好村”星光村干净的村道上,道路两旁的柚子树、柑橘树次第排列。随着绵延的浅丘,一栋栋两层小洋房映入眼帘,乡村广播的快板书传进耳朵:“大扫除,周周搞,倒垃圾,类分好……”
站在村里的最高点向下望去,两千亩柚子树布满了浅丘,柚子树下堆满的稻草秆、玉米秆等吸引了记者的目光,“罗江垃圾处理模式的灵感来源正是农家堆肥。”杨秦斌指着树下的枯枝说,星光村以种植柚子、柑橘、梨等果树为主,为促使树木生长,当地农民一直有利用枯枝落叶、秸秆等进行堆肥发酵的习惯。
一组数据显示,罗江县农村常住人口约17万人,每人每日产生的垃圾在0.8公斤左右,全县农村每天产生垃圾在136吨,全年产生垃圾约4.9万吨。而一般500吨的垃圾堆肥后就能产生400吨有机肥,可以满足1000亩果树所需肥料,为农户节约肥料费用15万元左右。“农村垃圾中有80%的尘土灰、厨余垃圾等可直接用于堆沤农家肥,‘罗江模式’最大限度实现了垃圾全面收集、分类减量和资源利用。”杨秦斌介绍,此外还有2%-5%的砖块、石块等建筑渣土直接用于农耕道修筑;有3%-5%的塑料、玻璃等包装废弃物作废品回收处理;10%-15%的织物、废包装纸等垃圾送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。
对于废品回收处理部分,县供销社依托废品回收链,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,县设分拣中心,镇设收购站,村设回收点,同时增设村流动回收人员走乡串户收购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、镇、村可回收资源收购网络。目前,全县已建成回收站点116个,有村流动回收人员126名,实现了可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处置。
生态处理
近800人负责保洁清运
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周华说:“刚才你在唐木秀家里看到的是垃圾第一次分类,分类是为了减量。这些可回收垃圾作为废品出售,对村民还是有吸引力的,攒上两三个月,卖上十几元,油盐钱就有了。”
罗江县积极探索建立起“户定点、组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,户、组、村、镇、县五级环环相扣,全县建成了近800人的农村保洁清运队伍,实现了定人、定事,不留盲区和死角的人员全面覆盖。
走出唐家,记者碰到穿着橙色保洁服的村保洁员阳廷云,“我的工作就是对全村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和转运垃圾。”
在阳廷云引导下,记者找到了一座分类收集池,上面写着“生态处理,分类减量”,分为三个池口。“这是垃圾第二次减量,每个村的垃圾由村保洁人员用三轮车运到这里,集中进行细分处理。”杨秦斌说,最大的池是装可利用垃圾,烂菜叶等厨余垃圾沤成农家肥,就近浇到果树下;最小的可回收垃圾,是保洁员卖废品的福利;还有一个不可回收垃圾,村保洁员定期将这部分直接运到镇里中转,“这就完成了村组分散到镇中转站的统一集中。”
现在,罗江每个镇都建有一个“地埋式”垃圾中转站,环卫设施覆盖到村和户。每3至5户建一个定点投放垃圾池,每组建1至2个生态处理池,分类垃圾池覆盖到组。全县共修建垃圾箱达1.08万个,密度达到4.9户/个,每户居民都有地方投放垃圾。
环境治理
1元钱调动村民参与
不管是设施全域建设,还是人员无缝覆盖,“罗江模式”正常运转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保障。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经费问题的?
“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‘互动模式’。”罗江县委书记曾长江给出了答案。“以前乱得很,在路边、田坎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塑料瓶塑料袋这些垃圾。”一组村民阳超说,“现在每月一人交1元管理费,家家户户的垃圾都有人管,干干净净的。”“不要小看这1元钱,这不仅让村民关心垃圾治理的效果,还主动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去。”杨秦斌说,“1元钱”建立起了村民广泛参与机制。村、组每年会开展“卫生文明户”公开评比,实行差评摘牌制度,增强村民参与感。
现在,罗江全县近800名农村保洁人员,一年基本报酬约560万元,除了由县财政补助300万元外,另外160万元则是农村居民每人每月收取的1元钱,60万元由场镇清洁费收取,不足50万元由镇、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解决。
目前,罗江县治理农村垃圾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。2009年以来,罗江县财政先后整合投入37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补助。同时,每年投入100万元对设施进行维护。今年又将投入400万元,用于农村垃圾治理。
尽管治理农村垃圾,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,但曾长江认为,优美生态环境已成为罗江响亮的“环境名片”。环境的明显改善,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。
“罗江县的农村垃圾分类,每村每户都做得井井有条。”罗江县城乡综合管理局副局长杨秦斌说起很自豪,罗江县通过分类进行减量,探索出全域治理农村垃圾难题的“罗江模式”,基本解决了农村垃圾面源污染问题,达到了农村垃圾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、能源化处理。
在大城市遭遇“瓶颈”的垃圾分类,为何却在罗江干成了?带着这样的疑问,记者走进罗江县乡村一探究竟。
资源利用
全面收集分类减量
汽车行驶在“四好村”星光村干净的村道上,道路两旁的柚子树、柑橘树次第排列。随着绵延的浅丘,一栋栋两层小洋房映入眼帘,乡村广播的快板书传进耳朵:“大扫除,周周搞,倒垃圾,类分好……”
站在村里的最高点向下望去,两千亩柚子树布满了浅丘,柚子树下堆满的稻草秆、玉米秆等吸引了记者的目光,“罗江垃圾处理模式的灵感来源正是农家堆肥。”杨秦斌指着树下的枯枝说,星光村以种植柚子、柑橘、梨等果树为主,为促使树木生长,当地农民一直有利用枯枝落叶、秸秆等进行堆肥发酵的习惯。
一组数据显示,罗江县农村常住人口约17万人,每人每日产生的垃圾在0.8公斤左右,全县农村每天产生垃圾在136吨,全年产生垃圾约4.9万吨。而一般500吨的垃圾堆肥后就能产生400吨有机肥,可以满足1000亩果树所需肥料,为农户节约肥料费用15万元左右。“农村垃圾中有80%的尘土灰、厨余垃圾等可直接用于堆沤农家肥,‘罗江模式’最大限度实现了垃圾全面收集、分类减量和资源利用。”杨秦斌介绍,此外还有2%-5%的砖块、石块等建筑渣土直接用于农耕道修筑;有3%-5%的塑料、玻璃等包装废弃物作废品回收处理;10%-15%的织物、废包装纸等垃圾送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。
对于废品回收处理部分,县供销社依托废品回收链,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,县设分拣中心,镇设收购站,村设回收点,同时增设村流动回收人员走乡串户收购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、镇、村可回收资源收购网络。目前,全县已建成回收站点116个,有村流动回收人员126名,实现了可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处置。
生态处理
近800人负责保洁清运
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周华说:“刚才你在唐木秀家里看到的是垃圾第一次分类,分类是为了减量。这些可回收垃圾作为废品出售,对村民还是有吸引力的,攒上两三个月,卖上十几元,油盐钱就有了。”
罗江县积极探索建立起“户定点、组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,户、组、村、镇、县五级环环相扣,全县建成了近800人的农村保洁清运队伍,实现了定人、定事,不留盲区和死角的人员全面覆盖。
走出唐家,记者碰到穿着橙色保洁服的村保洁员阳廷云,“我的工作就是对全村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和转运垃圾。”
在阳廷云引导下,记者找到了一座分类收集池,上面写着“生态处理,分类减量”,分为三个池口。“这是垃圾第二次减量,每个村的垃圾由村保洁人员用三轮车运到这里,集中进行细分处理。”杨秦斌说,最大的池是装可利用垃圾,烂菜叶等厨余垃圾沤成农家肥,就近浇到果树下;最小的可回收垃圾,是保洁员卖废品的福利;还有一个不可回收垃圾,村保洁员定期将这部分直接运到镇里中转,“这就完成了村组分散到镇中转站的统一集中。”
现在,罗江每个镇都建有一个“地埋式”垃圾中转站,环卫设施覆盖到村和户。每3至5户建一个定点投放垃圾池,每组建1至2个生态处理池,分类垃圾池覆盖到组。全县共修建垃圾箱达1.08万个,密度达到4.9户/个,每户居民都有地方投放垃圾。
环境治理
1元钱调动村民参与
不管是设施全域建设,还是人员无缝覆盖,“罗江模式”正常运转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保障。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经费问题的?
“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‘互动模式’。”罗江县委书记曾长江给出了答案。“以前乱得很,在路边、田坎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塑料瓶塑料袋这些垃圾。”一组村民阳超说,“现在每月一人交1元管理费,家家户户的垃圾都有人管,干干净净的。”“不要小看这1元钱,这不仅让村民关心垃圾治理的效果,还主动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去。”杨秦斌说,“1元钱”建立起了村民广泛参与机制。村、组每年会开展“卫生文明户”公开评比,实行差评摘牌制度,增强村民参与感。
现在,罗江全县近800名农村保洁人员,一年基本报酬约560万元,除了由县财政补助300万元外,另外160万元则是农村居民每人每月收取的1元钱,60万元由场镇清洁费收取,不足50万元由镇、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解决。
目前,罗江县治理农村垃圾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。2009年以来,罗江县财政先后整合投入37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补助。同时,每年投入100万元对设施进行维护。今年又将投入400万元,用于农村垃圾治理。
尽管治理农村垃圾,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,但曾长江认为,优美生态环境已成为罗江响亮的“环境名片”。环境的明显改善,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。